澳门澳彩资料大全正版资料下载,香港六合管家婆资料,澳门免费资料最准的,澳门正版资料大全公开

合作交流

國際交流合作大事記-2017

發(fā)布日期:2021年02月19日 點擊數量:29468次

  • 泰國朱拉隆宮大學醫(yī)學院院長一行到訪我院參觀交流

     

        2017222,,泰國朱拉隆宮大學新任醫(yī)學院院長、國王紀念醫(yī)院院長Suttipong Wacharasindhu 教授、外事副院長Unnop Jaisamrarn副教授、及醫(yī)院行政主管等一行9人應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的邀請到訪上海。在醫(yī)學院院長辦公室領導的引薦和陪同下專程赴我院參觀考察,我院國際事務部程璽主任對外賓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國際事務部舒小依向外賓們簡要介紹了醫(yī)院運營的整體情況,隨后雙方就醫(yī)療服務、醫(yī)院管理等話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 我院與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書

 201738日,我院與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書。我院葉定偉副院長、醫(yī)務部王宇主任、國際事務部程璽主任、平安健康全球醫(yī)療網絡負責人陳娜,平安健康華東區(qū)醫(yī)療網絡負責人王胤等一同出席了簽約儀式。為滿足外籍患者和高端客戶的日益增長的就醫(yī)需求,我院自去年開始逐步建立并完善國際患者的就診流程,尋求與提供高端健康險業(yè)務的保險公司合作機會是完成這項工作的重要基礎,繼萬欣和(MSH)之后,我院又與平安健康結成合作伙伴,將吸引更多的外籍及高端患者到院就醫(yī),提高醫(yī)院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James癌癥中心代表團來訪

       2017320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Wexner醫(yī)學中心國際部主任Ronnie Campo 女士及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中國辦事處主任phoebe You等一行三人來我院進行交流訪問。我院國際事務部程璽主任等接待了來訪嘉賓并向他們介紹了我院在醫(yī)教研和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的情況,之后又帶領來賓參觀了我院病理科和組織庫等部門。

 

 

  • WIN協作組織首席科學官Vladimir Lazar教授到訪我院

        2017413日,個體化癌癥治療國際學術聯盟(WIN)協作組織首席科學官兼運營官Vladimir Lazar教授到訪我院。我院葉定偉副院長、國際事務部程璽主任等出席接待。葉院長代表醫(yī)院領導對遠道而來的Vladimir Lazar教授表示熱烈歡迎,隨后雙方就國際合作與即將開展的WIN TAPURBOOSTER兩項臨床試驗項目交換了意見。會談后,Lazar教授做了題為“A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 to predict efficacy of combinations of targeted therapies”(用系統(tǒng)生物學方法預測聯合靶向治療的療效)的學術報告。

 

 

  • GAP年會

  201759日至11日,Global Academic Program GAP2017會議暨全球姊妹醫(yī)院年會在腫瘤領域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MD Anderson腫瘤中心勝利召開。本次大會由MD Anderson腫瘤中心承辦,會議主題是:Eliminating Cancer through Global Partnerships,參會代表來自全球34MDACC的姊妹醫(yī)院,其中我院共有9位代表參會,包括腫瘤婦科程璽教授,放療科傅深教授,放射診斷科彭衛(wèi)軍教授,放射診斷科童彤副教授,腫瘤內科顧玲俐護士長,介入科王耀輝醫(yī)師,乳腺外科賀敏醫(yī)師,腫瘤婦科博士研究生王紹佳和碩士研究生李浩然。會議期間,我院參會人員與全球眾多學者齊聚一堂,在各自領域進行深入廣泛的交流,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外,會議期間我院參會代表還參觀了MD Anderson門診病房及國際醫(yī)學中心。

 

 

  • NATURE大師班

 689日,Nature大師班在我院舉行。自然出版集團以出版高質量的科學和醫(yī)學信息而聞名。集團旗下創(chuàng)刊于1869年的 《自然》雜志,一直在致力于滿足科研工作者的需求,現已成為最重要的國際學術周刊。今年課程是由兩位來自自然出版集團的編輯擔任主講人Katie KingwellCarolina Perdigoto進行為期兩天(每天8小時)的論文寫作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科技論文寫作的策略和技巧以幫助科研工作者了解腫瘤領域最新科研方向,未來發(fā)展動態(tài),并幫助科研工作者把論文發(fā)表到高水平學術期刊。共有30名來自我院各科室的優(yōu)秀的醫(yī)技及科研人員參加培訓。

 

 

  • WIN年會

 2017626日至27日,2017國際癌癥個體化創(chuàng)新醫(yī)學研討會(WIN)在法國巴黎隆重召開。我院胸外科陳海泉主任帶隊,核醫(yī)學科楊忠毅醫(yī)師、腫瘤內科李文樺醫(yī)師、中西醫(yī)結合科陳聯譽醫(yī)師、介入科王英醫(yī)師和乳腺外科王磊醫(yī)師組成的6人代表團出席了本次會議。本屆會議主題:加快腫瘤精準醫(yī)學的創(chuàng)新,主要聚焦于六個方面包括個體化醫(yī)療背景下的創(chuàng)新臨床試驗設計、腫瘤靶向治療、腫瘤個體化醫(yī)療的免疫學方法、腫瘤患者預后和療效評價、生物學標志物應用及臨床試驗的新知識應用。 會議期間,陳海泉教授代表我院領導與大會組委會進行了交流,匯報了我院胸外科和婦科參與的TAPURBOOSTER兩項臨床試驗的籌備情況。在會議的壁報交流環(huán)節(jié),我院楊忠毅醫(yī)師、李文樺醫(yī)師、陳聯譽醫(yī)師、王英醫(yī)師、王磊醫(yī)師分別呈現了18F-FES PET在預測轉移性乳腺癌氟維司群和多西他賽聯合治療療效的研究成果;CBX3在胰腺癌中的功能和機制;轉移性胃癌一線氟尿嘧啶類藥物治療有效后尿嘧啶和替加氟維持治療的臨床研究;BRAF突變的復發(fā)轉移性結直腸癌PDX模型的BRAFEGFR聯合抑制研究;基于3UTR表達譜特征的三陰性乳腺癌淋巴結轉移預測模型。

 

 

  • 日本金沢大學腫瘤研究所成立50周年慶

        20171025,應日本金沢大學腫瘤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Kanazawa University)所長平尾敦教授之邀,我院腫瘤研究所李大強教授代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參加了在日本金沢市東急酒店舉行的金沢大學腫瘤研究所成立50周年慶典。該慶典不僅邀請了300多位日本的腫瘤研究專家和同道,還邀請了4位來自姐妹機構---中國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新加坡癌癥研究所、新加坡Duke-NUS醫(yī)學院,韓國首爾大學的教授作學術報告。 在學術交流環(huán)節(jié),我院李大強教授代表我院做了“表位沉默E3泛素化連接酶RNF144A促進乳腺癌轉移及治療耐藥的分子機制研究”(Epigenetic silencing of RNF144A promotes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by enhancing the stability of HSPA2 oncoprotein)的學術報告,博得了現場科研同道們的滿堂喝彩和關注,并在提問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熱情洋溢的討論。 

 

  • SABR2017會議

20171124日至25日,澳大利亞Peter MacCallumPMC)癌癥中心成功在墨爾本舉行2017 SABR (Stereotactic ablative body radiotherapy) 會議。SABR會議是以一個放療技術為支點,整合物理、臨床、免疫的會議,我院作為PMC癌癥中心的姐妹機構很榮幸收到邀請,經醫(yī)院及科室討論后決定委派放療科樊旼教授、彭佳元物理師代表醫(yī)院參會。 今年的會議主要圍繞SABR技術在肺、前列腺、脊柱轉移腫瘤中的應用,另外探討了如何在應用中合理整合影像(特別是使用最新的MRI加速器)、呼吸控制和計劃優(yōu)化的問題。主辦方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放療界的卓越專家,包括來自加拿大Sunnybrook Health Sciences CentreArjun Sahgal 教授,來自荷蘭V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Ben Slotman教授,來自美國UCLAPatrick Kupelian 教授。澳大利亞Sydney Medical School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de 放療物理界專家Paul Keall 教授和PMC Tomas Kron教授等都先后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 我院與瑞士巴塞爾大學附屬醫(yī)院簽署合作協議

          2017112日,瑞士巴塞爾大學附屬醫(yī)院一行5人,包括負責國際合作的高層管理專家Regine Landmann教授、放射科主任Elmar Merkle 教授、麻醉科主任Luzius Steiner教授、神經外科主任Luigi Mariani教授等到訪我院參觀交流。我院葉定偉副院長、麻醉科繆長虹主任、放射診斷科彭衛(wèi)軍主任、放療科章真主任、神經外科曹依群主任、院辦陳鈺副主任等出席接待。我院與巴塞爾大學附屬醫(yī)院在此次會議中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主要的合作內容包括:一,雙方醫(yī)生和研究人員(MDPhD)之間的互訪,合作領域包括:教學、臨床培訓、臨床實踐和生物醫(yī)學研究等;二,醫(yī)學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員在雙方醫(yī)院接受臨床培訓和參加研究項目等。訪問期間,我院還特地安排來訪專家與我院麻醉科、放射診斷科、神經外科進行對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