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專題講座
交流活動分為兩天,9月6日下午,國際事務部組織實驗室PI及研究生們在會議五室聆聽了大島正伸教授的講座,內容包括日本金沢大學癌癥研究中心概況、《Cancer Research》雜志的投稿注意事項。大島教授是分子和細胞病理學領域的專家,任美國癌癥學會《Cancer Research》雜志的資深編輯。短短一個小時的講座,會議五室座無虛席,站滿了聽眾,大島教授不僅圖文并茂的介紹了日本金沢大學癌癥研究中心的整體情況,更向我院的PI及學生們集中傳授投稿成功的秘籍,讓PI及學生們獲益良多,一致點贊。
活動二:醫(yī)院參觀
9月7日上午,日本外賓在國際事務部程璽主任的陪同下開始了醫(yī)院的參觀活動。在國際事務部工作人員及其志愿者的介紹下,外賓們通過院史館的圖片和展品了解到我院悠久的歷史、感受內涵豐富的醫(yī)院文化,對我院近年來在醫(yī)、教、研等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許,尤其欣賞我院的全球化國際視野,對我院與美洲、歐洲、亞洲等知名癌癥醫(yī)療機構建立姐妹醫(yī)院戰(zhàn)略伙伴關系表示認同。走出院史館,外賓們對墻上的書法與國畫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shù)弥罢龤狻睍ㄗ髌肥浅鲎苑暖熆?a target="_blank" href="http://gzuscmu.cn/dazhong/professorContent/263">趙快樂教授之手,連連稱贊寫得好,感嘆腫瘤醫(yī)院的員工臥虎藏龍,人才濟濟。離開院史館后,日本外賓一行又先后參觀了腫瘤研究所和病理科,受到了科室相關人員熱情的接待。
活動三:腫瘤生物研討會
為進一步促進腫瘤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研究的發(fā)展,由我院舉辦的第六屆復旦腫瘤---金沢腫瘤生物研討會于9月7日下午在小報告廳舉行。研討會主要圍繞腫瘤的分子靶向治療和逆轉腫瘤耐藥等癌癥臨床治療難題,中日共8名研究學者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研討會內容包括JSAP在癌癥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絲氨酸-甘氨酸代謝酶MTHFD2作為分子靶點逆轉肺癌耐藥的研究、反式剪切和腫瘤特異轉錄本在癌癥中的作用及意義、抑癌基因FBW7 影響胰腺癌糖酵解的實驗研究、RUNX3在胃免疫和重塑中的作用等前沿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科學成果。
我院葉定偉副院長,日本金沢癌癥研究所所長大島正伸教授到會并致開幕辭。胡維國教授和李大強教授共同主持了會議。我院黃勝林研究員發(fā)表及探討了腫瘤病人外周血circ RNA檢測的設想,屬于新興的研究方向,如果能應用于外周血檢測,臨床轉化價值非常大。我院的周祥副研究員、吉順榮主治醫(yī)生和瞿元元醫(yī)師也代表醫(yī)院將各自研究領域的成果向外賓進行了展示。整場研討會內容橫跨多領域,現(xiàn)場學術氣氛活躍,參會科研人員積極發(fā)言、互動交流。研討會在研究所胡維國教授與金澤大學癌癥研究所平尾敦教授的閉幕詞中落下帷幕。會后,金澤大學癌癥研究所副所長平尾敦教授代表日方感謝我院對這次互訪活動的熱情接待,誠摯邀請我院醫(yī)生和實驗室PI明年到訪金沢參加第七屆研討會。
自2010年7月我院與日本金沢大學腫瘤研究所締結“姐妹醫(yī)院”以來,雙方約定每年開展互訪學術交流活動,在過去的6年中,雙方已連續(xù)成功舉辦五屆研討會,在學術交流、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我院腫瘤研究所先后派出歐周羅教授、楊恭教授、賈立軍教授、李影奕教授作為特邀研究員赴日本金沢大學交流。去年,葉定偉副院長率我院代表團一行參觀了金沢大學附屬醫(yī)院、金沢大學癌癥研究所,并參加第五屆金沢---復旦研討會,現(xiàn)場學術氛圍濃厚。每年一屆的互訪式腫瘤生物研討會,為中日研究人員創(chuàng)造了高水準的學術交流平臺,加深了姐妹醫(yī)院之間的深厚友誼,為今后雙方的腫瘤研究合作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